close

 

嘉南大圳-

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當時亞洲地區最大灌溉系統。位於嘉南平原,橫跨今日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三縣。1920-1930年(大正9年至昭和5年)由日本水利工程技師八田與一規畫興建,主要引曾文溪、濁水溪溪水灌溉農田。總長現約1,600公里,灌溉農田約1,500平方公里,使嘉南平原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穀倉。

訓伯家農地在雲林。埤腳,每年的6月~12月間灌溉水都來自嘉南大圳濁幹線的水路,而濁幹線的水資源就是自濁水溪來。

大圳運轉後,慢慢的將原有土地的鹽份帶出,一來改善農地的體質,二來使農民不用看天吃飯,苦守「看天田」。再來影響最大的就是將早年的旱田水田化,水田簡單指,可蓄水能耕種水稻的農地,旱田反之是指,不容易蓄水,只能種雜作、果樹的農地。原本的不毛之地變的適合水稻生長,也由於濁水溪大的肥沃,才使得濁水溪米的品質才一直令人稱道。

有先人早年努力為我們種下的大樹疪蔭,如果不善加利用豈不是太可惜了,所以訓伯家的黑金剛花生在需水期總是耐心引入奔勢淘淘的黑水灌溉,而不是便宜的抽取馬達地下水來使用。雖然在濁水溪水灌溉之後的田間,會留下黏滑令人不利田間作業的細小粉土,還會混雜很多雜草種仔進來。但一切只會對黑金剛花生的生長更好。感謝!為那些不熟悉的陌生人,在我們生長土地上作出的努力而感謝,感恩~。

  來自濁水溪肥沃黑水

圖說:來自嘉南大圳的肥沃黑水-1

來自嘉南大圳肥沃黑水 

圖說:來自嘉南大圳的肥沃黑水-2

嘉南大圳-埤腳派駐站

 

 

圖說:嘉南大圳-埤腳派駐站

 

 

 

嘉南大圳-經過埤腳小支線

 

 

圖說:嘉南大圳-經過埤腳小支線

 

 

 

嘉南大圳-埤腳站擋水閘門

 

 

圖說:嘉南大圳-埤腳站擋水閘門

 

 

 

嘉南大圳-埤腳站控制閘門

 

 

圖說:嘉南大圳-埤腳站控制閘門左方為擋水閘門,右方為放水閘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訓伯家 的頭像
    訓伯家

    訓伯家的黑金剛花生

    訓伯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